新年度产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供应趋紧支撑全球谷物价格走强

2022-09-18 01:09:01

6466电影网免费看大片 https://www.6466.xyz

  在小麦库存减少的现实条件下,政策可能偏向于加大陈化稻谷投放量,以稳定国内谷物市场价格。整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国际谷物市场价格将处于高位运行,但继续上行空间较小。

  自2月俄乌冲突升级以来,全球谷物价格出现明显上涨,美国玉米期货价格从2月的650美分/蒲式耳上涨至目前的780美分/蒲式耳,涨幅约为20%。美国小麦期货价格从2月的800美分/蒲式耳上涨至目前的1200美分/蒲式耳,涨幅为50%。我们认为乌克兰谷物短期内依然无法大量出口,同时,考虑到国内饲用谷物替代品库存下降,中长期来看,国内玉米价格依然处于高位震荡。

  全球谷物产量同比下降,库消比处于五年低位

  根据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2022/2023年度全球粗谷物产量约为8.76亿吨,同比减少2668万吨。需求方面,全球粗谷物主产国消费量约为7亿吨,同比减少540万吨。出口方面,全球粗谷物出口量约为2.11亿吨,同比减少1654万吨。分国别来看,2022/2023年度美国玉米库存消费比约为9.34%。其中,由于今年美玉米播种期间气温明显偏低,使得播种进度明显偏慢,截至5月23日,美玉米播种进度约为49%,而过去5年均值为67%。由于播种进度偏慢,美国农业部5月报告已将玉米单产下调至177蒲式耳/英亩,这使得美国新作玉米产量难有增量。同时,由于播种进度偏慢,或使得美国新作玉米实际播种面积低于8950万英亩,美国新作玉米产量有可能进一步下调。

  出口方面,如果俄乌冲突继续僵持不下,乌克兰谷物暂时无法大量出口,则全球主要玉米进口国依然会转向美国和南美。参照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2022/2023年度美玉米出口量约为6100万吨,同比减少250万吨,我们认为上述出口目标处于低估状态。同时,假设新年度玉米需求不变,整体来看,我们认为美国新作玉米产量或进一步下调,出口量或上调,这会使得美国新作玉米库存消费比进一步下调。

  由于美国新作玉米库存消费比处于低位,因此南美玉米新作产量显得至关重要。参照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南美(阿根廷加上巴西)粗谷物合计出口占比为44%,去年同期出口占比为38%。分项来看,2022/2023年度预计阿根廷粗谷物产量为6492万吨,巴西粗谷物产量为1.3亿吨,二者合计产量为1.94亿吨,同比增加1300万吨。需求方面,2022/2023年度预计阿根廷粗谷物产量为1777万吨,巴西粗谷物产量为8199万吨,二者合计为9976万吨,同比增加460万吨。出口方面,2022/2023年度预计阿根廷粗谷物出口4720万吨,巴西粗谷物出口4703万吨,二者合计9423万吨,同比增加490万吨。库存方面,2022/2023年度预计阿根廷粗谷物产量242万吨,巴西粗谷物产量849万吨,二者合计1091万吨,同比持平。

  整体来看,南美新季玉米要达到如此高的产量水平和出口目标,除了面积有所增长之外,依然需要较好的天气情况去配合,因此,对于南美方面能否实现9423万吨的出口目标,我们依然保持谨慎。

  另外,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乌克兰谷物情况。参照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2022/2023年度乌克兰粗谷物产量约为2656万吨,国内需求约为1415万吨,出口约为1103万吨。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有两点:产量方面,美国农业部将乌克兰新作粗谷物产量下调至2656万吨,同比减少2671万吨;出口方面,美国农业部将乌克兰新作粗谷物出口下调至1103万吨,同比减少1808万吨。

  根据乌克兰农业部最新消息,截至5月19日,乌克兰玉米已完成玉米播种417万公顷,比美国农业部预测的播种总面积350万公顷高出了19%,说明美国农业部5月预测过于悲观。2021年,乌克兰玉米播种面积532公顷,目前完成播种量相当于去年的78%。大田播种高峰已过,但还再能有些增量。截至当前时间节点,预计乌克兰玉米实际播种面积高达430万公顷,相当于去年同期的81%。即使播种面积远超于此前预期,但是作物生长期间的管理依旧存在不确定性,单产最终如何依然取决于俄乌局势和天气情况。因此,2022/2023年度乌克兰粗谷物产量依旧存在较大预期差。尤其重要的是,作物收获之后,物流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图为玉米-小麦价差走势情况

  国内玉米供需缺口仍存,需其他谷物进行补充

  参考国内玉米平衡表,预估2022/2023年度国内玉米产量同比减少400万吨,主要是因为玉米种植面积减少1200万亩。同时考虑到新年度玉米需求不变,则新年度玉米缺口依然存在。根据对新年度物料价格预期,我们上调全年稻谷饲用量,下调小麦饲用量,同时进一步上调进口谷物数量。

  小麦方面,2021年6月国产小麦开秤价格为2400元/吨,相较于玉米饲用存在明显优势。根据估算,2020/2021年度我国饲用小麦数量为4000万吨,为历年峰值。随着托市小麦投放量减少,国产小麦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2022年2月以来,国产小麦价格从2850元/吨一路上涨至3500元/吨的高位,涨幅较为明显。由于小麦价格比玉米价格高出350-400元/吨,国内饲料厂迅速更改配方,将小麦饲用添比大幅下调。据了解,目前饲料厂除部分水产料中仍少量使用小麦,其他类型饲料厂小麦饲用添比接近为零。

  由于小麦饲用添比快速下降,玉米饲用添比自2月以来快速上升。如果新季小麦价格依然维持高位,且价格明显高于玉米,则国内饲料厂依旧会优选玉米作为饲用原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支撑国内玉米价格继续维持偏强运行。

  稻谷方面,自2022年3月10日定向稻谷投放以来,截至5月,今年定向稻谷累计成交数量848万吨。按照物料比较来看,定向稻谷价格相较于玉米、小麦价格存在明显优势。根据定向稻谷投放政策合理估算,假设后续定向稻谷每月投放量800万吨,今年定向稻谷累计投放量约为2700万吨,我们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弥补国内谷物供应短缺,从而抑制玉米价格上行空间。

  除考虑定向稻谷之外,我们需要注意最低收购价格稻谷政策变化。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告,自5月10日最低收购价格稻谷投放量由此前的180万吨/周变更为90万吨/周,且销售底价都有不同幅度的下调。例如,2018年产早籼稻销售底价由2410元/吨降至2380元/吨,下调30元/吨。另外,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就是2017年产稻谷全面停拍,目前相关市场人士预计这部分稻谷将会以定向形式销售给央企最终进入饲料用途,以调控目前过高的谷物价格。

  进口方面,根据进口谷物价差及可出口量,我们预估2021/2022年度进口谷物数量为3608万吨,同比减少1416万吨,其中进口玉米量为2012万吨,进口大麦为788万吨,进口高粱为808万吨。2021年10月-2022年4月,我国累计进口进口谷物到港数量约为2422万吨,其中进口玉米到港数量约为1243万吨,进口大麦到港数量约为632万吨,进口高粱到港数量约为547万吨。

  因此,通过简单测算可以得知,5-9月我国进口谷物到港月均维持在237万吨,其中玉米154万吨,大麦31万吨,高粱52万吨。未来几个月进口谷物到港将会显著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国内谷物价格。

  除了到港数量减少之外,进口成本快速上涨也是饲料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按照当前美玉米FOB报价计算,进口玉米到港成本为3200-3300元/吨,远月进口高粱报价也在3020元/吨,进口大麦报价在3100-3300元/吨。进口谷物成本高企,导致当前饲料企业快速减少进口谷物添比,以便降低生产成本。

  就中长期来看,国际谷物供需结构依然处于偏紧状态,预计国际谷物市场价格整体保持高位水平。但考虑到中国进口谷物数量占比较大,因此我们认为谷物内外价差倒挂不可持续,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会重新给出进口利润。国内方面,我们认为在小麦库存减少的现实条件下,政策可能偏向于加大陈化稻谷投放量,以稳定国内谷物市场价格。整体来看,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国际谷物市场价格将处于高位运行,但继续上行空间较小。(作者单位:中州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滦南新媒体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商旅生涯、体育健康、综艺娱乐、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滦南新媒体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